中国高新材料及高新技术

Kratos
一款专注于用户阅读体验的响应式博客主题
  1. 首页
  2. 产业
  3. 正文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2022年7月28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并实现其市场价值,科技成果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得到政策、平台等多方支持。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实施有效支持措施,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也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推出一系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鼓励政策。2022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5个文件,文件强调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在此背景下,新材料在线®联合我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共同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场线上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

7月27日,由华东理工大学、新材料在线®、材料谷®联合主办的“科技成果转化专场线上论坛-华东理工大学专场”成功举办。华东理工大学5位教授专家演示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及应用方向。论坛吸引了3万观众参与及互动。

《基于酶识别的癌标物检测系统》
顾金楼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顾金楼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新型多孔材料的最新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组最新开发的分级介孔锆基金属有机骨架(HMUiO),构建特异性酶促反应的传感模型。

该传感模型可有效避免结构相似的生物分子的干扰,准确检测前列腺癌(PCa)患者与健康人尿样中肌氨酸浓度的微小变化,实现前列腺癌(PCa)的精准筛选。

他表示,通过改变封装酶的类型,可以便捷地扩展酶辅助底物传感的概念,为合理设计多种探针以量化复杂生物样品中的特定生物标志物提供了载体。

利用该检测平台,只需采集病人一滴尿液,即可快速、准确地筛查癌症病人,可避免传统PSA和肛检方法复杂尴尬的过程。

《多肽功能模拟的抗菌、组织修复生物材料》
刘润辉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通过模拟宿主防御肽(HDP),我们发现多个优选抗菌多肽聚合物,对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细菌、耐药真菌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其中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等。”刘润辉教授介绍道。

他表示,优选的聚合物有诸多突出优点,如具有低溶血、低细胞毒性,同时具有耐酶解、热稳定性,此外,连续刺激不易诱导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在慢性骨髓炎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等多个动物模型中展示了优异的活体抗菌效果。

课题组同时发现,抗菌多肽聚合物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修饰后,具有高效杀菌活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并以大鼠皮下植入模型验证可有效降低材料植入造成的感染,在表面抗菌领域同样显示了广泛应用前景。

课题组还模拟细胞外基质多肽,发现了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骨修复的多肽聚合物,在体外和体内验证了促骨修复的优异性能。

《高分子PTC功能材料及自限温电热器件的应用开发》
王庚超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王庚超教授介绍道,高分子PTC功能材料是一类具有电阻正温度系数的功能材料,以其为核心材料制备的自限温电热带是新一代节能电热器件,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据介绍,华东理工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了导电颗粒的可溶导电高分子表面修饰、PTC材料配方优化、高温PTC材料混炼设备的设计制造、三层共挤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低中高温系列和无卤阻燃型自限温电热带。

他表示,该产品的性能与国外同行产品水平相当,并已获得北美UL和欧盟ATEX认证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同时,该产品已在西气东输、中国航天、中国高铁、中石油及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等国内外大型电伴热项目中有广泛应用。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界面强化及应用》
张玲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聚合物复合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的关键材料,而传统增强材料自身结构的缺陷及表面亲水疏油性,导致复合材料中存在界面薄弱、加工过程中分散、结构控制难等问题。“张玲研究员介绍了团队的研究背景。

据她介绍,团队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相界面调控方法、杂化增强体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设备结构及成型新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的工作。

团队提出了界面增容优化微相结构和多相协同,以实现优势性能加和增效的新思路,实现了轻质高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程放大。此次研究的技术和产品已在全国多家企业实现了推广应用。

《反应挤出技术制备高性能聚合物》
管涌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管涌研究员介绍道,反应挤出技术是集高分子合成、制备及加工成型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反应挤出技术具有反应周期短、生产连续、无溶剂、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

管涌表示,在聚合物的合成和改性等方面,团队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借助反应挤出技术,成功制备了八廓烯烃单体阴离子的本体聚合、高性能共聚型氟硅橡胶、键合型抗微生物材料等。

他表示,尽管目前反应挤出技术研究正顺利开展,但是目前仍存在两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如何在短时间内(5-10mins)完成反应。第二,如何实现对副反应的抑制以及产物分子结构的控制。
登录有材®APP,观看“科技成果转化专场线上论坛-华东理工大学专场”回放视频。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关于材料谷®

材料谷®是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新材料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新材料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空间载体+产业服务+产业投资模式打造新材料创新创业生态圈。

为了更好地推介科技成果
让研究果实落地成为生产力
有材®和材料谷®联合推出
356天*24小时永不落幕的
新材料新工艺科技成果博览会
扫码咨询加入
↓↓↓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增强材料、新一代节能电热技术等5大成果齐现华东理工科技成果转化论坛

封面图源自于图虫创意

标签: 暂无
最后更新:2022年7月28日

霜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1 materials.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