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材料及高新技术

Kratos
一款专注于用户阅读体验的响应式博客主题
  1. 首页
  2. 最新
  3. 正文

兰州化物所聚合物刷可控制备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3年8月26日 1900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表/界面材料课题组与荷兰内梅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在聚合物刷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Angew. Chem. Int. Ed.(2013, DOI: 10.1002 /anie.201304449)和Adv. Mater.(2013, 25, 3343-3350)。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在基底表面构筑刷型软物质界面的主要方法,但是仍然面临突出问题:反应需要惰性气体保护、大量单体溶液浪费以及聚合物链增长的可控性较差等。研究人员利用活泼金属如Al,Zn等在联吡啶的存在下将Cu(II) 连续不断还原为Cu(I),利用“三明治”结构聚合装置实现微量溶液的聚合,改变金属的形状和倾斜角度即可制备多种梯度或织构化聚合物刷,可以简单一步实现在同一个基底上接枝多种聚合物刷(Angew. Chem. Int. Ed. 2013, DOI: 10.1002/anie.201304449)。文章得到审稿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This is a very innovative way to produce gradient polymer brushes on the macroscopic scale. Really nice work and surely of general significance for a broad readership. Publish as is!!” 该文章被评为Angew. Chem. Int. Ed.的热点文章 和内封面文章。

利用类似原理,该课题组还发展了光诱导的表面引发ATRP聚合新方法。TiO2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能产生电子和空穴,该课题组利用激发的电子将空气中稳定存在的Cu(II)/L还原为Cu(I)/L进而催化自由基聚合,实现多种单体的接枝聚合和聚合物刷的可控制备,并在TiO2纳米线、纳米管表面实现自催化原位表面引发聚合,该工作发表在ACS Macro Lett.(2013, 2, 592-596),为7月份该杂志阅读量最多的前5篇论文之一。

用表面引发聚合制备结构和成分可控的刷型软物质界面,在润滑、防污、表面性质调控等领域有重要研究价值。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21125316,51171202),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JZD-EW-M01)和科技部973项目(2013CB632300) 的支持。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标签: 二氧化钛 光诱导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润滑 聚合物刷 表面与界面 软物质 防污 高分子
最后更新:2013年8月26日

霜天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点赞
<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章评论

razz evil exclaim smile redface biggrin eek confused idea lol mad twisted rolleyes wink cool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drooling persevering
取消回复

COPYRIGHT © 2021 materials.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