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于手上的气凝胶。图片来源:Wikipedia
气凝胶作为一种超轻新材料备受瞩目,有人形象地称它为“凝固的烟雾”。如果把这种材料捧在手中的话,我们除了感觉不到它的重量外,恐怕也会考虑它是否“牢固可靠”。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气凝胶内部为多孔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力学性能。此外,在气凝胶设计与制备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往往忽视了制备成品的化学活性,这就导致了大多数气凝胶的通病——“化学惰性”。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张学同教授以氧化石墨烯为二维组装基元模型,发展不同于部分堆叠的边对边(edge-to-edge)组装方式,获得了新型的气凝胶材料。张教授所在的课题组长期从事气凝胶的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他们在前期石墨烯气凝胶的研究工作中(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1, 21, 6494-6497;2012, 22, 8767-8771;2012, 22, 22090-22096;Carbon, 2011, 49, 4314-4321)发现,二维的石墨烯均是通过片层与片层的部分堆叠(partial overlapping)的方式组装成三维气凝胶材料的,此种堆叠方式往往造成其比表面积较低。该问题促使他们寻找区别于部分堆叠的新型组装方式。追寻的结果是便是氧化石墨烯,它不仅是典型的二维材料,而且在其边缘和侧面上均有大量的化学官能团,因而可用开发新型气凝胶材料。
论文的合成工作主要是有黄欢(第一作者)和卢赟博士(第四作者)共同完成的;陈鹏万教授(第二作者)在气凝胶的力学测量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詹万初研究员(第五作者)则负责水凝胶的超临界干燥;张学同教授(通讯作者,第三作者)则提供了论文的整体思路,并组织和撰写全文。
虽然该研究中获得的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比强度很高,但其绝对强度还比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氧化石墨烯气凝胶的绝对强度,将是张教授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此外,张教授还表示,氧石墨烯气凝胶由于具有超轻、超强化学反应活性等特点,最可能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作为一种超级气体吸附材料,将对汽车尾气的净化、电厂、煤厂等含硫有害气体的脱除、降低大气环境(特别是室内)的VOC含量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作为一种原材料,通过恰当的化学反应,获得其它功能性的气凝胶产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