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能源所等在转化型储镁正极材料中发现特殊的阴离子补偿机制,基于镁金属的高自然丰度、低成本、高安全性以及高容量等优势,镁金属电池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候选电池体系之一。镁电解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镁离子正极材料的开发仍存在挑战。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被认为是实现镁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重要
青岛能源所等在转化型储镁正极材料中发现特殊的阴离子补偿机制,基于镁金属的高自然丰度、低成本、高安全性以及高容量等优势,镁金属电池成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候选电池体系之一。镁电解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镁离子正极材料的开发仍存在挑战。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被认为是实现镁电池高能量密度的重要
研究发现Setd2对3型天然淋巴细胞和肠道免疫的调控作用,Cell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邱菊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完成了题为Setd2determinesdistinctpropertiesofintestinalILC3subsetstoregulateinte
合肥研究院在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海水淡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近期,中国科学院合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团队基于电容去离子技术发展了三维泡沫集流体用于海水淡化,利用其独特的泡沫结构增强集流体与碳浆料之间的电荷传输能力,大幅度提高海水脱盐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WaterRes
上海巴斯德所等揭示高致死性无肌病性皮肌炎免疫学特征和预后新指标,6月17日,Arthritis&Rheum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晓明课题组完成的题为TwoDistinctImmuneCellSignaturesPredicttheClinicalOutcomesinPa
兰州化物所等在纯无机仿生润滑水凝胶研究中取得进展,无机物通常不具备构筑生命体所需的良好柔韧性、可塑性和响应性。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可调机械强度或摩擦学性能的类生命材料(如自适应水凝胶)必须建立在轻而软的有机分子上。如果能够成功利用无机基元实现仿生软材料的构筑,将是对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有力补充,因其不
西北高原所在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位点鉴定方面获进展,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经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一种新异源多倍体物种,具有草产量高和抗逆等特性,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但是,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及控制重要农艺性状位点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小黑麦的育种进程。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
青岛能源所揭示镁金属负极的不均匀溶出行为,得益于镁金属的低毒性、高地壳丰度以及极高的体积比容量(3833mAhcm-3)等优势,镁金属二次电池一直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在研究历程中,研究人员普遍相信,镁金属负极具有不易生长枝晶的特性。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报道表明,在特定电解液体系和超高电流密度下,“镁
合肥研究院稳定高压合成金刚石烯研究获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王贤龙课题组在稳定高压合成金刚石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B和N掺杂可调控其电子结构性质(半导体、金属、超导),可降低形成能,增强金刚石烯在常温常压下的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
上海硅酸盐所等在氧化锆透明陶瓷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立方相氧化锆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接近2.2,远高于传统的光学玻璃和光学树脂(1.5~1.8)。立方相氧化锆可以用于制作光学镜头,迎合了如数码相机和望远镜等现代光学器件的大视角和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但氧化锆单晶的生长需要很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周期,其制备成
物理所等在高压下发现首个三元锰基化合物超导体系,非常规超导材料的探索和机理研究是凝聚态物理的重要方向。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了数以千计的超导材料和铜氧化物、铁基两个非常规高温超导家族。然而,基于3d过渡金属锰(Mn)的化合物超导体稀少,这主要归因于Mn([Ar]3d54s2)具有半满的3d壳层,使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