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材料及高新技术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最新

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 溶液法轻捷功能化二维碳氮化物: 铁电/多铁,谷电子学,光伏性质的赋予

自石墨烯问世以来,各种各样二维材料被提出和研究,基于二维材料的电子器件被视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希望。其中类石墨层状碳氮化物(C3N4, C2N, CN)亦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和能量转化方面。但是这类材料拥有较宽的带隙,对其在光催化、能量转化、纳米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造成了阻碍。过去的很多研究利用其表面周期性分布的纳米孔(半径2~3),试图使每个孔容纳一个金属原子来改善其催化性能和电子结构。然而金属一般具有很大的结合能,使金属原子均匀分布并阻止它们在表面形成团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外,金属原子的引入…

2019年9月17日 0条评论 15358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人物访谈:黄劲松(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Photo by Craig Chandler 黄劲松,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教授。于2007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Agiltron公司先后以研究科学家、资深研究科学家身份工作2 年。于2009 年就职于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2014年提前破格提升副教授,2016年破格提升教授。当前,他是该校Susan J. Rosowski讲座教授、材料工程博士学科主席以及William E. Brooks Engineering领导小组成员。黄劲松博士在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铅…

2016年11月29日 0条评论 17399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理论模型预测新型二维光催化材料

ZnSe单层带隙及带边随应力的变化,以及在高压下由蜂窝状 (ph-ZnSe)向四面体型(t-ZnSe)的转变。 二维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以及独特的电学、光学性质有望成为光电以及光催化领域的新型材料。但由于其厚度仅限于几个原子层,拥有直接能带隙成为二维材料达到高光吸收率的一个重要条件。并且考虑到~46%的太阳能集中在可见光区,因此能吸可见光成为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比如吸收能量在2.3-2.5 eV的太阳光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50%)尤其重要。但目前很少有二维材料同时具备这两种特性。甚至施加应力也不能…

2015年11月5日 0条评论 8031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文章归档

COPYRIGHT © 2021 materials.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