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材料及高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产业

黑洞性质研究取得进展

黑洞性质研究取得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田雨和博士生陈前与暨南大学、扬州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Criticalphenomenaindynamicalscalarizationofchargedbla

2022年5月5日 0条评论 33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产业

国科大分别在动力与储能型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国科大分别在动力与储能型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电动汽车及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刘向峰带领的先进能源与功能材料实验室长期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近日,该团队分别在动力

2022年4月14日 0条评论 55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产业

国科大在交替共轭聚物的室温精准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国科大在交替共轭聚物的室温精准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交替共轭聚合物具有化学结构易于修饰、溶液可制备、能带及光谱可调节等优势,在有机光电子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目前,其制备方法主要为热活化Stille、Suzuki及直接芳基化等交叉偶联聚合方式。但该类合成方法存在合成重现性差、材料存在结构缺陷等问题,限制了

2022年3月14日 0条评论 45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产业

基于C-S键活化的室温交叉偶联制备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取得进展

基于C-S键活化的室温交叉偶联制备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研究取得进展,共轭聚合物具有化学结构易修饰、能带及光谱可调等优势,在有机光电子领域潜力巨大。目前,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主要通过Suzuki、Stille、直接芳基化聚合等交叉偶联方法制备。然而,这些聚合反应普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不仅消耗能量,而且会在聚合

2022年3月11日 0条评论 58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产业

国科大提出稳定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新策略

国科大提出稳定高电压钴酸锂正极材料新策略,钴酸锂(LiCoO2)正极材料因压实密度大而被广泛应用于3C电子产品。LiCoO2正极材料理论容量为274mAh/g,而目前广泛应用的LiCoO2正极材料容量仅为140mAh/g,这意味着其中只有一半的Li+被利用。提高充电电压能够提升电池比容量,但会引起容

2021年12月17日 0条评论 59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产业

国科大在光化学触发线粒体双重损伤协同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进展

国科大在光化学触发线粒体双重损伤协同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进展,在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中,基于单一模式的治疗方法(如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往往在有限治疗窗口、毒副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探索以时间-空间可控的方式、以对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亚细胞目标为靶点的多维度协同损伤策略对于解决抗肿瘤应用中长期存在

2021年12月17日 0条评论 54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产业

黄辉教授访谈

黄辉教授访谈,黄辉,1978年7月出生于湖南衡阳,200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2008年获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常青藤盟校)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西北大学的TobinMarks教授(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界最高奖“国家奖章”)课题组从

2021年7月4日 0条评论 72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产业

国科大发表蛋白质糖基化与人类重大疾病发生机制综述文章

蛋白质糖基化是目前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发现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该类修饰涉及聚糖与蛋白质分子的连接,是蛋白质分子正确折叠、维持稳定、参与互作和细胞黏附等活动所必需的。异常的糖基化修饰会导致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如白血病(leukemia)、胰腺功能障碍(pancreatic dysfunction)、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等。由于糖基化的复杂性,研究难度大,相关领域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结果还不尽完善。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郎明林课题组发表了蛋白质糖基…

2021年1月18日 0条评论 6074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国科学院大学 阅读全文
最新

Small:结合给体-受体结构和非平面构象实现有机小分子材料的高性能近红外光热和光动力效应

由于近红外光(NIR)具有高的穿透性、无侵入性的优点,材料学家已经开发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近红外一区纳米材料,用于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PDT/PTT),这些材料包括碳纳米材料、有机小分子/高分子半导体、过渡金属化合物、金属纳米材料、黑磷和生物分子自组装材料等。与无机纳米材料相比,有机纳米材料具有吸收波长可调、生物降解性好、成本低、生物组织代谢快等优点。虽然共轭聚合物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但是其合成和纯化相对困难,也存在着批次间的差异和质量控制的困难。相比于共轭聚合物,有机小分子具有明确的化学结构、高纯度、良好的再现性、…

2020年5月2日 0条评论 16746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刚柔相济—高性能“自强化”可注射水凝胶用于骨组织修复

高分子水凝胶是理想的载体和细胞外基质。其中,可注射水凝胶因其使用过程中的低损害性和形状可塑性,作为植入材料正受到持续关注。不过,水凝胶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弱,限制了其作为承力支架的使用。多年以来,人们已经在高机械性能水凝胶的研究中做出诸多精彩工作,但具有注射能力的高性能水凝胶仍鲜有报道,原因之一在于注射加工不同于原位凝胶化,需要较快相转变过程,加之高性能水凝胶的交联度通常较高,使得注射细流间存在的界面难以完全融合,因此影响凝胶的宏观力学性能。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屈小中教授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田耘主任医师、中国…

2019年8月2日 0条评论 2977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12
文章归档

COPYRIGHT © 2021 materials.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