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材料及高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最新

Small:基于多功能纳米材料的新型CO递释策略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近年来,具有“绿色疗法”之称的气体治疗(包括NO, CO, H2S, SO2, O2, H2等)逐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长期以来,CO(Carbon monoxide, 一氧化碳)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无色无味,损害健康,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直到1968年,研究人员发现哺乳动物体内存在血红素氧合酶,其作为血红素降解的限速酶,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内源性CO。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内源性CO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这些独特的生物…

2019年11月15日 0条评论 10349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介孔竹炭纳米颗粒作为一种新型近红外光响应的药物载体在热疗/化疗协同治疗以及光声成像的应用

最近,近红外光热响应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方面,这类纳米载体可以将光能转换成热能,促进其负载的药物释放,实现定时,定位,定量的可控释药,促进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其产生的光热效应可以和化疗产生协同作用,实现热疗/化疗协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在众多纳米材料当中,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稳定的化学性能,以及高的光热转化效率,被广泛应用在药物负载以及肿瘤热疗领域。但是由于这些人造碳材料合成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在合成过程中往往会引进有毒的化学成分…

2016年8月8日 0条评论 13235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NaYF4上转换纳米颗粒在大豆中的生物安全性

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是一类重要的稀土发光材料,它能够通过多光子吸收将红外/近红外的长波长的激发光转换成短波长的可见光。近年来,UCNPs在太阳能电池、光学传感器、远程光电开关等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另外,UCNP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荧光探针在生物成像方面的研究也成了人们研究的热点。相比传统有机染料和半导体量子点,UCNPs具有能有效避免生物样品自身荧光的干扰和散射光、背景噪声干扰小、对活体组织的光损伤小、毒性低、稳定性好、发光强度高等优点。目前,…

2015年7月13日 0条评论 8745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碳纳米管作用缓解病原菌入侵引起的肠上皮细胞炎症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单壁碳纳米管(SWCNTs)是一种潜在的光谱抗菌纳米材料,它能够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膜,破坏细菌膜结构完整性,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Small 2013, 9, 2735)。如果选择适当剂量的SWCNTs,在抑制病原菌的存活率的同时,降低对宿主细胞的损伤,这对于SWCNTs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将具有积极意义。       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感染是导致肠道慢性炎症发生和延长炎症性肠炎(IBD)病人住院时间的重要因…

2015年6月23日 0条评论 2453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文章归档

COPYRIGHT © 2021 materials.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