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材料及高新技术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最新

VIEW:内置功能纳米颗粒用于成像引导的癌症治疗

成像引导的癌症治疗(IGCT)可以提供断诊信息并具备疗效,因此,IGCT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有力的精准癌症诊疗范例。但是,IGCT依赖主要由纳米材料制成的先进诊疗剂。传统上,这种诊疗剂是通过整合不同功能单元来构建的,这将不必要地增加多功能制剂的大小,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功能单元在体内的分解,从而导致错误的诊断和不良的治疗效果。 近日,来自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高明远教授团队近日在生物诊断学开放获取期刊VIEW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内置功能纳米颗粒用于成像引导的癌症治疗的综述文章。(DOI: 10.1002/viw2.19) 在本篇综…

2020年7月1日 0条评论 15675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Advanced Science:呼吸般透气 ——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片组装框架

天地万物,相生相克。谁人不想借力打力,造就最佳之状态,然可遇而不可求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王铁课题组联合福州大学林振宇教授从脚手架的原理出发,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MOFs纳米片组装框架薄膜材料。研究表明,在相同外力冲击下,该纳米片组装框架薄膜相较于单分散纳米片形变量降低90%以上。更为重要的是该纳米片组装框架薄膜的物质透过性完全可以比拟超薄纳米膜, 超过普通MOFs块体膜十倍以上。 研究者相信, 这种兼具高透过性和机械稳定性MOFs纳米片组装框架薄膜非常适用于作为气体分离材料或者催化剂的基底材料, 而且有望促进其他薄膜…

2020年3月9日 0条评论 10685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微接触印刷构筑图案化润湿表面建立钙钛矿“竞争生长”机制

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着出色的光电转换效率引起了能源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自2009年来其光电转化性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尽管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突破24.2%。但是由于钙钛矿薄膜中的缺陷以及由众多小晶粒的晶界导致的大量复合位点,使得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效率仍远未到达其理论计算效率31%。 最近,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宋延林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受到自然界中植物为了获得更多养分和充足阳光通过竞争生长机制形成合理的空间尺寸与密度的启发,利用微接触印刷的方法以CD光盘作为模板,在钙钛矿基底上构筑图案化的亲疏水区域,该…

2019年6月11日 0条评论 16337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全印刷制备高密度柔性交叉线忆阻器

柔性忆阻器是柔性数据存储设备的重要元件之一,随着可穿戴数据监测设备、人工智能芯片、商品RFID标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忆阻器件在开关性能、尺寸、存储密度和能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交叉型忆阻器(crossbar memory devices)中每个交叉点即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存储二进制信息,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满足了功能单元高密度需求,被广泛应用于柔性存储器件中。目前,大多数交叉型忆阻器都是通过基于光刻的微加工工艺制备,材料受限严重,且无法实现多材料精细三维微纳结构的调控。由于存储器件高阻态(0)和低阻态(1…

2019年4月15日 0条评论 4591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Solar RRL:一种可与具有不同带隙的聚合物给体匹配的高效非富勒烯电子受体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开发非富勒烯受体材料来匹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中的高性能聚合物供体,并且基于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的PSC已经实现了超过13%功率转换效率(PCE)。尽管非富勒烯受体的发展迅速,但很少有人研究非富勒烯受体的普适性。不同于传统的富勒烯受体,如PC61BM和PC71BM,可与不同的带隙聚合物给体匹配良好,非富勒烯受体很少被报道适用于不同带隙的聚合物给体。 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詹传郎教授课题组和合作者香港科技大学颜河教授以及博士后刘焘等人报道了一个非富勒烯受体(BTTIC)…

2019年3月20日 0条评论 2299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Solar RRL:“一石两鸟”–高迁移率疏水共轭高分子界面层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和稳定性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短时间内迅猛增长到目前23.3%的认证效率,被视为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之一。众所周知,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部分会采用能级匹配的Spiro-OMeTAD作为高性能空穴传输材料。所谓凡事皆有多性,Spiro-OMeTAD也具有迁移率不足等自身缺点,需要加入添加剂(例如:Li-TFSI和tBP)来提高其空穴迁移率和导电性,而这些添加剂又会不可避免地加速钙钛矿的分解,降低器件的稳定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已有一些工作致力于开发不需要添加剂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

2018年11月6日 0条评论 6077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透视并杂环受体分子在给受体共混膜中的聚集结构

基于并杂环类受体材料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电池的效率,进来提升很快,达到了13%以上。但是,受体材料分子的聚集结构,特别是,在给受体共混膜中的堆积结构,依然十分模糊,尽管现有的表征手段中,薄膜材料的掠角入射X-射线衍射(GIXRD)数据可以给出较为满意的间接数据。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这类受体分子在给受体共混膜中的聚集结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詹传郎研究员与其他研究人员,合成了2,5-二甲基噻吩[3,4,c]并环戊烷-4-酮-5-亚甲基-6-(1,1-二氰基亚甲基)为端基的并杂环受体分子(ITCT-DM),得到了该分子…

2018年10月22日 0条评论 15495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基于石墨炔/钙钛矿体相异质结、湿度稳定性优异的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3%,并且人们对钙钛矿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生载流子动力学机制的认识也逐渐深入。研究发现,钙钛矿多晶薄膜的电子、空穴迁移率有很大差异,尤其对于P型钙钛矿,其空穴迁移率远高于电子迁移率。当器件在光照时,电子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一定损失。构建体相异质结是促进激子分离、提高光生载流子抽取和输运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事实上,基于体相异质结在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将体相异质结概念应用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还比较少。其…

2018年10月19日 0条评论 12193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超稳定荧光聚合物点用于受激辐射损耗超分辨生物成像

获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受激辐射损耗(STED)显微镜作为一种典型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在纳米尺度的生物成像领域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STED显微镜通过采用一束常规激发光和一束环形损耗光共同照射荧光分子来实现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成像,其损耗光的强度往往是激发光强度的数百倍以上,高强度激光照射导致常用荧光分子(例如有机染料、荧光蛋白)的快速漂白。缺乏能够耐受STED高强度照射的稳定荧光分子已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瓶颈。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增加光稳定性的有机染料,并逐渐开始将抗光漂白性能有望超过有机染料分子的荧…

2018年9月20日 0条评论 9873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最新

光子陷阱:格栅化钙钛矿高效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出色的光电转换效率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其光电转化性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经过认证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突破22.7%,但仍远未到达其理论效率31%。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追求高转换效率的同时,如何不断提高电池稳定性、拓宽吸收光谱范围和增强光捕获性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实验室宋延林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些问题,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路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光衍射现象,构筑不同周期的光栅结构,可以使入射光在光栅结…

2018年4月11日 0条评论 13073点热度 0人点赞 霜天 阅读全文
12
文章归档

COPYRIGHT © 2021 materials.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